企业文化价值观故事----平凡岗位中的小“担当”

2020-12-16   

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公司企业价值观中的“担当”。貌似,日常提到这两个字只和领导有关,和党员干部有关,但是,在我看来,一个个发生在普通员工身上的平凡的“担当”却有着同样让人动容的力量。那今天我就借人力资源部几名普通员工的故事,从部门最年轻的一位员工讲起,诠释一下我理解的普通员工的“担当”。

王光宇, 1992年出生、2016年入司,党龄5年,是人力资源部最年轻的一名员工。来到人力资源部以后,他从一个新的专业开始认真学习、虚心请教,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、勤奋好学,严格规范准确落实好各项社保政策的同时,不忘加强宣传力度,不厌其烦做好员工答疑工作;在2019年社保转移地方工作中,面对经常性的紧急上报数据和报告,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,积极跟踪各方进度,做好各方面信息的及时掌握收集,为公司决策做好支撑。2019年10月,社保转移地方工作已经到了录入数据的关键时刻,恰逢此时他个人发生意外,胳膊受伤缝了30多针,短时间无法出院。而这些数据前期只有他一个人经手,当时部门也很着急,做好了其他准备,但是没有想到在和他说起他负责的这些事的时候,他没有任何推辞和迟疑,让家人把电脑带到医院,在病床上尽量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,有些必须两手操作的工作,他就通过视频告诉大家怎么做;虽然无法现场工作,只要大家联系他找资料时,他都是第一时间回复,从无推诿或借口自己生病而不做。有一次我开玩笑问他“你都住院了,我们老给你打电话说工作的事你烦不烦?”他回答说“工作嘛,我就负责这个事,只有我最清楚,这不是咱们部门大家也在帮我呢么”。没有华丽的语言,也没有觉得生病还在干工作是躺在功劳簿上的事,反而是心存感激大家帮助他在完成工作。在王光宇的心里,岗位职责就是他份内的事,因为他明白有些事情说2天内报送,那肯定没有商量的余地;一旦找不到数据公司无法正常上报,将影响公司的形象并且会给公司社保顺利转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不仅在这些事上,在其他工作中他也是这样的状态。虽然年龄相对较小,工作时间相对较短,但是懂得自己的岗位职责,明白自己负责事情的重要性,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困惑,不推诿、不畏难、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,积极去把工作完成,这就是王光宇的担当。

人力资源部每个人岗位不同,但各有各的角色,对于周兵,经常性的一人多责,部门哪个人请假或者忙不过来时,他总是毫无怨言,不推诿不抱怨,第一个顶上。作为部门的一份子,部门的事就是自己的事,自己多分担一点,多辛苦一点,保证部门工作顺利完成,做好负责人的好帮手,这是周兵的担当;对于高珍贞,工作严谨细致,做事有理有据,执行好“守口如瓶”这四个字,保证数据不出错,该她做的,就一定要做好,这是高珍贞的担当;对于王亚婷,聪明好学,肯动脑,针对部门的各项业务经常可以提出创新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,这是王亚婷的担当。因为时间问题,关于他们三人的具体故事,我们在后续慢慢来讲。

自古到今我们每个人都有担当,对于中国共产党,他们有对家国情怀的担当;对于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他们有对民族利益的担当;对于公司领导,在面对政策、发展等公司各种困难前,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带领大家攻坚克难、迎难而上再起航,他们有对公司和事业的担当;而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,把自己职业范围内的事干好,把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,把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,这就是最基本的担当,不需要惊天动地、不需要气壮山河,仅仅是用心工作,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,其实这样的员工在我们公司有很多,在其他部门,在各个戈壁滩、高原上的项目现场,他们一直在用行动深化学习和理解“志行文化”的每一个字的内涵,他们没有把志行文化放在纸上,贴在墙上,而是入心、入脑,从一件件小事做起,一直在努力提升个人的能力,践行自己的使命。甚至有些年轻人还在适应新岗位学习新专业的过程中,就能够在一些关键时刻明白自己应担负起的那份责任,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,我想这样的员工就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财富,公司拥有这么多像这样的生力军,何惧爬不了的山、过不了的坎,克服不了的那些眼前的困难……(杨晓鹤供稿)

< 返回上一级
来源: 国投白银风电有限公司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4/15 17:20:47